0830
一、学科概况
(一)学科沿革
云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始于1990年开始招生的农业环境保护专科专业,1999年升为环境科学本科专业,2004年开始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2011年获得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环境科学(2004年设立)和环境工程(2012年设立)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学科为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也是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二)研究领域
学科立足云南高原农业环境特点,运用环境科学理论与环境工程技术,针对云南高原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土壤重金属污染、湖泊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等主要的农业环境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服务农业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专业人才需求,在高原环境生态、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控制等方向,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在高原农业环境理论与机理,技术与工程研究领域形成学科优势。
(三)师资队伍
本学科有教学科研人员23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人、省高校青年卓越教师1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6人、校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
(四)条件平台
本学科有云南省农业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参加单位)、云南省高校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科研与教学平台。有云南省农田无公害生产创新团队、省农业环境保护教学团队、省研究生农业环境与污染控制导师团队各1个、专家工作站1个。
(五)科学研究
近五年,学科新增科研项目46项,新增科研经费4098.76万元。其中国家级21项,获批经费共计2393.86万元;省部级经费25项,获批经费1704.9万元。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64篇,其中SCI期刊论文71篇,中文核心期刊93篇,出版专著5部,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80余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
(六)人才培养
近5年,学科培养硕士生68名。毕业生思想上进、政治立场坚定,98%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就业及升学读博,其中深造读博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毕业生深造和就业分布于中国各个省份,就业单位涵盖公务员、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多种单位,就业多元化,在我国各地生态环境保护、高原农业环境生态、农业面源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培养目标
(一)总体培养目标
系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研究方法及应用技术,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动态,熟练掌握环境领域实验及应用技术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严谨的科学思维,具有独立从事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二)基本要求
1. 思想品德: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献身环保事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遵守学术道德和规范。
2. 知识结构: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良好学风,掌握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先进方法和研究手段。
3. 基本能力:具备获取环境科学与工程知识的能力,包括良好的信息查询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和自学能力等;要对环境领域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价值具有判断能力;要具备良好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客观地分析环境问题、解决环境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要具备外语交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技能等。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因特殊原因未能在基本学制内完成学业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不得超过5年。
在学校规定的基本学制年限基础上,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应修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必修环节、学位论文符合答辩要求,达到申请提前毕业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半年或一年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提前毕业的硕士生应至少在校学习期满2年。
四、研究方向
环境科学:立足云南高原生态环境特点,研究高原农业环境特征、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构建高原农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及技术。
环境工程:针对云南高原水土环境污染问题,研究高原农业环境污染综合控制技术,构建高原农业环境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与应用模式。
五、培养方式
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学术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工作,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采用导师个别指导和导师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小组由指导教师邀请2-3名校内外副高以上职称专家组成。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制订和调整研究生个人学习计划,组织读书报告和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对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应组织共建学科组成导师指导小组进行集体指导。指导教师基于教书育人的精神,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成才。
根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特点,不断探索,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六、学分要求及主干课程
(一)学分要求
修完所选课程且达到本学科培养方案最低课程学分要求。本学科课程总学分至少应修30学分,但不得超过36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8分,课程学习不少于26学分,培养环节4学分;课程学分的计算方法为18学时1学分。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所选课程必须通过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方能获得学分,所有课程的成绩采用百分制,60分为合格,不合格的课程必须进行重修。
(二)主干课程说明
主干课程包括:高级生态工程学、污染生态学、环境工程学II三门基础理论课;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专业英语三门专业基础课。
高级生态工程学:是针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硕士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宗旨是培养研究生具备生态学理论、把握生态学进展,掌握生态工程理论与技术,通过案例,了解行业前沿,具备开展生态工程相关工作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工程学基本理论(生态工程模式与生态工程设计)和生态工程学的应用(土壤污染修复生态工程、水体污染修复生态工程、湿地生态工程、生态恢复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农田复合生态工程、养殖业生态工程、固体废弃物利用生态工程、农村庭院生态工程、城市生态工程)等,介绍生态工程研究和应用的进展。
污染生态学:主要讲授生物与污染环境的关系;污染物在环境系统和生物系统内的污染生态过程及迁移转化规律,生物受害机制、抗性和净化机制等典型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不同污染物的响应规律;典型污染物的污染生态效应及其防治。拓展对污染生态学重要规律、理论和机理的前沿进展方面的知识。
环境工程学II:主要通过专题的形式,介绍目前污染严重及危害较大的工业废水,以及锅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处理工艺及研究进展,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以后从事环境治理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包括仪器分析和环境统计学两部分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要素中待测组分的仪器分析方法,相关仪器的构成,典型仪器的操作程序,并能通过实际操作测定环境要素中有关成分的含量,鉴定其化学组成,确定体系中物质的结构和形态等;并运用R studio、SPSS、Orign等统计软件对实验测定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掌握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学会绘制科研论文用图。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主要讲授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的前沿理论与工程技术;主要包括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体系、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新型钝化剂或新材料、高原湖泊流域面源污染与水土流失防治技术和体系、面源污染治理中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无公害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农业面源污染与湖泊富营养联动防治、农田-湿地系统修复水环境与污染防治体系、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迁移转换降解机理、紫外辐射生态学研究进展、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环境微生物研究进展、环境经济学与管理政策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熟悉环境领域关于土壤污染与修复、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最新理论与新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是针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硕士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宗旨培养学习专业英语方面听、说、读和写方面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并学会英文论文的基本写作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文文献资料的阅读理解,专业英语词汇量的扩展;摘要、研究论文、墙报等专业材料的英文写作;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的专业学术报告、墙报汇报和学术会议等方面的英语交流。全面提升硕士研究生在听说读写译方面的专业英语能力。
七、主要培养环节及要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含学习计划(包括学习计划、读书计划、学术活动安排等)和论文研究计划(学位论文研究和工作计划),在新生入学后的2个月内完成。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要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研究生个人实际情况,指导研究生认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一经制定不得随意更改,更改个人培养计划应得到导师、学科和学院的批准。
2.文献综述与开题
根据科研创新的培养要求,学术型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前应广泛阅读本学科国内外相关文献,至少阅读80篇研究文献,其中外文高水平文献应占30篇以上,并撰写文献综述。
学位论文的选题原则上与所学专业和研究方向相对应,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相应的学术发展水平,对社会、科技发展或经济建设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确定学位论文工作的内容和工作量时应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生自身的基础、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培养年限等方面的特点。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应于入学后第2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按学校最新文件规定执行。开题报告前,研究生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导师协商确定论文选题,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应包括: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文献综述(国内外本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趋势及问题等,并附参考文献);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设计、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研究工作总体安排及预期研究结果。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可在一级学科范围内根据研究方向进行。开题报告考核小组成员由5名(含)以上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级(含)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或硕士研究生导师人员组成,对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
开题报告未通过者,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后,允许在1个月内重新进行开题。
逾期仍为重新开题或重新开题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对于进行开题报告后更换题目者,须按照上述程序重新进行开题。
3.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1学分)
研究生应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活动不少于18学时,考核合格计1学分。
4.中期考核
安排在第四学期举行中期考核,具体要求参照学校最新文件执行。
5.学术活动(2学分)
参加学术活动是提高研究生学术视野和科研能力重要方式,学术活动包括做学术报告和听学术报告。具体要求按学校参加学术活动的最新文件执行,参加国家或学校公派出国(境)联合培养半年以上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视为考核合格。研究生在完成有关学术活动后,填写《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各学位点和导师给予考核(合格与不合格)。
6.实践教育(1学分)
实践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包括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实践,指研究生协助指导教师或本学科专业任课教师的本科生教学、实验,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等,不少于20学时,由学位点、指导教师或本学科专业任课教师考核;
社会实践,一般为志愿服务、课题调查研究等,撰写一篇及以上调查报告,由学位点、指导教师考核。教学实践及社会实践考核通过计1学分。
7.论文中期检查
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安排第四学期末,主要检查研究生培养计划执行情况、开题论证研究方案实施情况、研究生论文完成进度。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按照培养方案的规定所完成所修课程的学习和其他培养环节,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通过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学校授予推荐者,由学校颁发学位证书。
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具有进行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至少用一年的时间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应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编制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及我校硕士学位相关要求。能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学位论文答辩的申请程序和时间安排以及具体要求按照学校最新文件执行。
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以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需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云南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中文核心以上期刊发表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