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国标代码:090201
一、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为导向,本专业聚焦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环境保护的需求,立足云南、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领域的宽厚理论和扎实技能,具有创新精神、“三农”情怀和国际视野,能够在农业、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研发、生产、服务、管理等工作,服务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为:能够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解决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领域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能够胜任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管理、服务、研发工作;遵守职业规范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勇于担当,具备较好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及国际化视野,且胜任与之相关领域的工作,具备担任领导或重要角色的能力,引领团队不断创新;具有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成为农业行业创新人才和专业复合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诚实守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具有“三农”情怀,树立和践行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3.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能力。
4.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前沿与发展趋势。能够对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复杂现象和复杂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5.具有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并能够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在农业创新创业活动中付诸实践。
6.具备良好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能够与同行或社会公众等就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有效沟通。
7.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共事,并作为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8.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和关注国内外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领域发展的重大问题,能积极参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关注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对待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9.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具备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
三、主干学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
四、核心课程
资源与环境导论、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植株与环境分析、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肥料工艺学、作物养分管理、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课程实习、创新创业训练、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答辩等。
六、学制与授予学位
1.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4年,修业年限3-7年。
2.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第一课堂学分要求:理论教学112学分、实验实践环节56学分,合计168学分。其中课外选修学分:12学分。
第二课堂学分要求:15学分。第二课堂学分不计入总学分,学生毕业前必须修足相应模块学分,其中《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到教育部规定分数。
3.授予学位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授予农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