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正文

云南农业大学学子前往宾川开展挑战杯实践调研暨宾川高原特色果蔬科技小院-就业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成立

2025年02月01日 16:42  点击:[]

当下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广受关注,涉农专业人才流失令人忧心。因多种因素,大量涉农专业学生毕业后未涉足农业领域,致使农业现代化建设专业人才短缺。引导这些大学生走出校园舒适区,深入农村学习生产知识、积累实操经验,满足社会需求,已成为农业高校教育的关键挑战。

近日,一批来自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理学院、水利学院的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走进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前往高原特色果蔬科技小院参观学习。在小院常驻教师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狄义宁老师、小院院长陈鑫以及常驻研究生毛思文、李凤至等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丰富多彩且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学习之旅。

FFS-SFS 课堂转变,田野旁的小院聆听学术前沿

FFS("Farmer Field Schools")译为农民田间学校,是一种以农民为主体进行农业专业知识培训及展开科技宣传科普的模式。高校虽然也是乡村振兴服务主体之一,但因建立在城市导致田间实践机会甚少,对于农业这类需要以生产问题为研究导向的专业,更是需要亲身下地。科技小院,一种建设在乡野间的“院子”,宛如一座桥梁,使得涉农学子能够前往乡村田野中,实际发现农田问题、就地创新解决方案、开展产学研用配套,连接着校园与职场、理论与实践。挑战杯实践调研开始的时间刚好一年一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年度总结会举行,学生们集体学习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年度会议》的相关内容,了解农业绿色发展的前沿理念和最新技术,如生态农业模式的创新、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等,让学生们开阔视野,认识到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入驻的学生们开玩笑的说:“Farmer Field Schools变为Student Field Schools了。”

走进乡村田野,学习产业问题

会议结束后,陈鑫老师第一时间带领学生们深入宾川的乡村田野,实地考察当地的高原特色果蔬产业。通过与农户的交流,学生们了解到宾川在果蔬种植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土壤过度酸化、土壤肥力不平衡等。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深刻体会到农业生产的不易,也明白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更加明确了自己所学专业的责任和使命。

开展检测学习,服务产业需要

要解决问题,第一就是找出问题,而检测仪器就是问题的突破口,在小院的实验室和田间地头,学生们向中国农业大学常驻研究生毛思文学习了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大家在毛思文学姐的指导下,亲自操作土壤养分速测仪,进行对灌溉水、土壤、叶片养分速测。通过检测,小院能够帮助农户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农户提高果蔬的产量和品质。

诉说学习感想、展望未来方向

在实践活动的最后,学生们纷纷诉说自己的学习感想。他们表示,这次挑战杯实践调研活动让他们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他们深刻认识到农业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领域,作为涉农专业的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为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展望未来,学生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毕业后能够投身农业领域,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小院合作企业云南天农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靖,对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前往宾川高原特色果蔬科技小院进行的挑战杯实践调研活动进行了总结。王靖表示,此次实践调研活动意义非凡。宾川高原特色果蔬科技小院作为政校企研合作的重要平台,一直致力于解决宾川高原特色果蔬产业发展难题。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的到来,为小院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同学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农户和技术人员密切交流,全面调研了宾川高原特色果蔬产业的种植技术、市场销售、发展瓶颈等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专业素养。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次实践调研的成果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关注农业领域的发展,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也希望云南天农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能与云南农业大学继续加强合作,共同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农业人才而努力。

据悉,近年来,宾川县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课题、新要求,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探索科技小院、专家工作站、院(校)、涉农企业共建合作模式,走出一条政府与 “小院高校企业” 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依托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宾川县推动 “土专家”、“田秀才” 有效组合、相互弥补、共融共促;鼓励并支持涉农企业、协会、合作社、家庭农场参与建设科技小院,打造既能拓宽科技小院资金来源渠道,又能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的 “政府 + 高校 + 企业(合作社)” 合作模式。截至目前,小院线上推送 101 个科普视频,线下举办 69 场培训,培训人次超 8000 人次,深入田间 135 次解决实际问题,全方位提升农户种植水平与效益,该工作受云南日报报道并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院士点赞。

宾川科技小院代表宾川高原特色果蔬科技小院,由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顺丰洱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天农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多方共建,致力于解决宾川高原特色果蔬产业发展难题,小院以助力高原特色果蔬高质量协同发展,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系统思维、三农情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目前小院入住的师生主要来自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西南大学,师生长期驻扎生产一线,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选派优秀教师和在校研究生深入宾川田间地头,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田间调研与跟踪分析、科学研究与田间试验示范、科技培训、田间技术指导与服务等工作,对农资公司进行陪伴式成长,通过开展体系专业知识培训、针对突出问题进行科研攻关、提出产品结合技术的解决方案等综合方式,助力宾川农资企业转农服企业,在全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进程中,成功打造出农资企业转农服企业建设的一个发展样本。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宾川高原特色果蔬科技小院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培养更多优秀的涉农人才,推动宾川高原特色果蔬产业的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希望更多的高校学子能够走进科技小院,在实践中成长,在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次实践活动由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学生吉春雨、周春宇、洪墩辉、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生黎可欣,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学生朱丽萍,理学院学生刘雨薇,水利学院学生李瑞洁、蔡鹏宇、段铭森和云南天农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张建彭、代美秀等30余人参与。

关闭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 2020
联系电话:0871-65227651
通讯地址:昆明市盘龙区金黑公路95号,云南农业大学秋韵楼1楼
邮编:650201  书记院长信箱:zhxyyzsjxx@yn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