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正文

云南农业大学学子于宾川柑橘科技小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02月01日 16:31  点击:[]

2025年1月13日至15日,一批来自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理学院、水利学院的学生怀揣着青春的热情与担当走进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受云南农业大学常驻科技小院青年教师狄义宁老师及宾川高原特色果蔬科技小院常驻研究生陈鑫院长引荐下,一行人得到了前往宾川县针对柑橘产业所建设的科技小院——“宾川柑橘科技小院”调研学习的机会。

本次前往宾川柑橘科技小院的学习旅程共分为三天,在这三天里云农学子在小院老师们的带领下重点针对对土壤问题,柑橘种植病虫害问题和农户种植问题等进行了深入了解,这个过程不仅巩固了他们的专业知识,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

农大学子与宾川柑橘科技小院常驻工作者毛文彬合影

01鸡足山下,金牛镇上,千里柑橘地,万句土壤情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宾川县柑橘种植总面积达到11.92万亩且宾川县土类型丰富,其中包括红壤,黄壤,紫色土等,红壤是宾川县主要的土壤类型,宾川县土壤呈偏酸性土壤pH大约为5.8左右。在带领农大学子到柑橘地后,据宾川柑橘科技小院工作者毛文彬老师介绍,虽然宾川土壤条件不错,但柑橘种植密度过大农民难以深入中心的柑橘地,且当地农民多采用手工漫施肥料和农药。种植密度大加上手工漫施肥料农药导致容易施肥不均,所以由宾川柑橘科技小院主导用雾炮车将农药液体肥等物质雾化后均匀喷洒于柑橘地间,解决喷农药和施肥不均的问题。

毛文彬老师带领学生深入柑橘地

02满眼生机肥力均,小院人巧日争新

在深入柑橘种植地之后,宾川柑橘科技小院工作者毛文彬老师带领云南农大学生参观由柑橘小院首次提出的新型肥料发酵池,这是一种基于田间实地发酵,将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方式。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可以缓解由于传统肥料过量施用而导致的土壤酸化或碱化,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重金属积累等问题,并且由于可以在果园中实地安装,还可以解决一系列运输成本所带来的生产成本,更好的维护农户受益。此款发酵池成本低至100元左右且发酵底物为油饼,红糖等农业废弃物天然无污染在未来可代替大部分市面上的化学肥料,参观学生感慨到:小院创新性地提出了此种新肥料发酵池可以为国家绿色发展再添新动力。在亲自实操了发酵罐的进料及搅拌等操作后,我也要争作绿色发展新先锋。

毛文彬老师带领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参观新型肥料发酵池

03病害频发农户忧,小院妙计解农愁

在第三日,宾川科技柑橘科技小院毛文彬老师带领云南农大学生走进农户葡萄地,云南农大学生围在葡萄架旁,认真聆听毛文彬老师讲解葡萄病虫害的相关知识。据悉由于宾川病虫害肆虐,科技小院工作者采用微生物与病虫争取生态位的方法,阻止宾川病虫害的继续传播。此后,柑橘科技小院毛文彬老师也带领学生了解碟片过滤器,其核心部件是由一组两面带沟槽的碟片组成,碟片之间的沟槽棱边形成的交叉点可以截留水中的固体颗粒。此次活动不仅让大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宝贵机会。

毛文彬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农户葡萄地

须有一度春风,不负薇草枯荣。科技工作者为枯荣的薇草送来了春风,年少的云农学子也在本次活动后更加深入了解何为“厚德博学,明理尚农”,更领悟到了实践的真谛以及科研工作者的民之所向,我之所往的为民奉献精神。本次活动也加强了对于宾川各科技小院之间的联动,为前来下乡的农大学子提供了了解宾川柑橘产业的机会。小院长驻青年教师狄义宁表示:未来还会继续欢迎愿意为前来了解农业、振兴农业的知农爱农的科技人才前往科技小院,将科技小院作为一个农业学子科技想法的创新创业空间,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振兴祖国农业。

据悉,目前针对宾川县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主体共建设了4个科技小院,分别为宾川高原特色果蔬科技小院、宾川柑橘科技小院、宾川葡萄科技小院以及宾川数字水肥科技小院。4家小院分别具有不同的建设目标以及定位,总体为宾川县农服推广、葡萄、柑橘产业以及可持续农业中水肥一体化的科技落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今后有望在各自小院的努力建设下,让宾川更多农业产品得到科技赋能。

本次实践活动由资源与环境学院学生周春宇、吉春雨、洪墩辉、黎可欣;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学生朱丽萍;理学院学生刘雨薇;水利学院学生李瑞洁、蔡鹏宇、段铭森和宾川柑橘小院工作人员毛文彬共10余人参与。

关闭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 2020
联系电话:0871-65227651
通讯地址:昆明市盘龙区金黑公路95号,云南农业大学秋韵楼1楼
邮编:650201  书记院长信箱:zhxyyzsjxx@ynau.edu.cn